市場專員微信pspsky 357201460
11月2日,波士頓咨詢公司(BCG)發布最新報告《逆流而上:全球貿易與集裝箱運輸行業新常態》。報告指出,在集裝箱需求量日益放緩的新常態下,承運商須采用新策略來提升業績。
報告顯示,2014年,集裝箱需求量有所反彈,但截至2015年底,全球集裝箱運輸行業增長情況不甚樂觀,平均增幅僅為1.9%。但為了擴大規模并降低單位成本,承運商仍在投資購買全新的大型船只。這一趨勢加劇了行業產能過剩的窘境,令已然受此影響的市場局勢進一步受挫,運費也隨之降至歷史新低。報告作者之一、BCG資深合伙人UlrikSanders表示:“2015年,集裝箱需求增長已落后于國內生產總值,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為了找到2015年市場增長低迷背后的潛在癥結,報告作者對六大主要貿易路線的業績表現(包括進口量和出口量)進行了分析,這六大路線占據了全球集裝箱海運貿易總量的80%以上,其中包括:亞-歐、泛太平洋、亞洲內部(包括中國內部)、印度次大陸和中東、拉丁美洲以及非洲。盡管歷來表現強勁的增長引擎——亞洲內部在這一年內增勢低迷,但全球多個貿易區域,包括亞-歐(包括歐洲內部)、泛太平洋以及印度次大陸和中東在內,均實現了極佳的增長率。
除了對2015年各大貿易路線的集裝箱需求量進行分析外,報告作者還對需求量的主要驅動因素進行了評估,并就全球集裝箱運輸業在未來幾年內的發展前景,提出了基準、熊市和牛市三大情境。報告的另一位作者、BCG合伙人CamilleEgloff解釋道:“我們的目標就是想要弄清楚,2015年究竟是一個周期性的低點,還是預示著全球貿易已迎來新常態?”
作者對未來六年的集裝箱需求量和集裝箱供需平衡發展的潛在情境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與探討。在需求量方面,他們認為2015至2020年期間全球集裝箱運輸量將以每年2.2%至3.8%的速度持續增長,具體增幅取決于六大貿易路線的實際增長表現。在集裝箱的供需平衡方面,他們預期2020年供需缺口將會達到8.2%至13.8%。(2015年的供需缺口為7%作者預計到2020年底,船只可載貨量過剩總量將達到200萬至330萬只20英尺標準箱,相當于90至150艘3E級超大型集裝箱貨運船。
BCG全球貨運企業分析顯示,許多集裝箱承運商在成為大規模行業領導者以及成為專注于特定貿易路線的小眾市場參與者之間舉棋不定。Egloff指出:“他們既沒有足夠的規模來壓低成本,也沒有足夠的差異化優勢來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商業價值,或向其征收更高的價格。在一個日益商業化的行業中,這種處境是很危險的。”
此外,優化核心業務(例如:重新審視企業的產品系列與服務網絡并對成本加以管控)也有望帶來5%至7%的息稅前利潤(EBIT)改善成效。即便在一個高度商業化的行業中,卓越的商務運營管理依然能在收益、銷售團隊效力和渠道策略等領域內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進而推動息稅前利潤一路上行,增幅預計可達3%至5%。